大潮和小潮的更替周期
〖One〗、涨潮每一个周期为24小时50分。每一月和每一年的时间和规律分别为:每一月中有两次大潮,时间为初一和十五;也有两次小潮 ,时间为初七和二十二 。并且每一月中的初九和二十三,都是早晚涨中午干。而一年中又是春分和秋分是大潮期;夏至和冬至是小潮期。
〖Two〗 、按正规的半日潮推算,每次潮汐活动的周期为14小时多一点 ,一天涨落两次 。也就是每天的涨落潮时间要比前一天推后约0.8小时。有人将每天的高潮时间总结为以下两个公式:每月的初一至十五,用(阴历日期-1)×0.8+5(点钟);每月的十六至月底,用(阴历日期-16)×0.8+5(点钟)。
〖Three〗、从这一次大潮到下一次大潮 ,或从这一次小潮到下一次小潮,其周期是半朔望月,即约177日 。因此 ,每月有二次大潮和二次小潮。若从全球范围来考察潮汐现象,那么,一些地方发生涨潮 ,必在另外一些地方发生落潮;反之,一些地方若是落潮,正好证明另外一些地方正在涨潮。这种此起彼落的海水运动,称为潮波 。
〖Four〗、大潮和小潮的交替可能源于昼夜周期和潮汐周期之间的“错位”。环境温度的变化 ,甚至同类鸟类的鸣叫,也有可能扮演定时因子的角色,揭示出生物对温度和声音环境的敏感性。
大潮和小潮时间分布
每个农历月的初十五的早上六点和下午18:00潮位涨到比较高 ,中午12:00和凌晨0:00降到最低 。然后每天涨潮落潮时间往后拖延48分钟。潮的涨落是有规律性的,也是有时间性的。涨潮每一个周期为24小时50分。
时间区别: 大潮赶海:通常发生在朔日和望日之后的一天半左右 。朔日和望日是月球 、地球和太阳排列成近似直线的时候,引力叠加导致海水涨落幅度增大 ,形成大潮。 小潮赶海:则多在阴历的上弦和下弦期间。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的直角位置,引力部分相互抵消,海水涨落幅度减小 ,形成小潮 。
时间不同,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赶海,而小潮多在阴历上弦和下弦赶海。收获不同 ,大潮日涨潮比较高,落潮也最低,而且海水退得又远又快,海鲜搁浅在沙滩或礁石上;大潮赶海收获比较多 ,而小潮就没有大潮收获多。
如何判定是大潮小潮
〖One〗、可以根据潮汐时刻表以及观察潮水变化来分辨潮水大小 。大潮时,阴历朔(初一前后)望(十五前后)涨潮比较高,落潮最低。小潮时 ,阴历上弦(初初九)和下弦(廿廿三)出现最低高潮位和比较高落潮位。另外,也可以通过观察海岸线变化来分辨潮水大小 。
〖Two〗、高潮和低潮的时间间隔:潮汐表中会列出每个高潮和低潮的时间。观察时间间隔,如果相邻的两个高潮或低潮之间的时间较短(通常为6小时或更短) ,则可能是小潮。如果间隔时间较长(通常为1两小时或更长),则可能是大潮 。 高潮和低潮的高度差:每个潮汐的高度差也在潮汐表中给出。
〖Three〗 、判定是大潮小潮的方法:时间不同,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赶海 ,而小潮多在阴历上弦和下弦赶海。大潮:天文大潮,是指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时期(即朔和望时)之潮。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,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 ,即农历的初初三和十十八日左右 。
〖Four〗、判定大潮小潮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潮汐现象。大潮和小潮是由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引起的,它们的发生与月亮的位置和相位有关。首先,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潮汐的高度来判断是大潮还是小潮 。大潮时,海水涨潮的高度通常较高 ,可能超过平均海平面数米。
〖Five〗、大潮一般出现在朔日和望日之后的第二天,其涨潮高度一般比平时高出一米以上。小潮则是指在一周期内,涨落潮位差较小的潮汐现象 。小潮的潮差通常小于大潮的潮差 ,海水面的涨落幅度也相对较小。小潮通常出现在上弦月和下弦月之后的第二天。
大潮小潮怎么算
〖One〗 、每个农历月的初十五的早上六点和下午18:00潮位涨到比较高,中午12:00和凌晨0:00降到最低 。然后每天涨潮落潮时间往后拖延48分钟。潮的涨落是有规律性的,也是有时间性的。涨潮每一个周期为24小时50分 。
〖Two〗、可以根据潮汐时刻表以及观察潮水变化来分辨潮水大小。大潮时 ,阴历朔(初一前后)望(十五前后)涨潮比较高,落潮最低。小潮时,阴历上弦(初初九)和下弦(廿廿三)出现最低高潮位和比较高落潮位。另外 ,也可以通过观察海岸线变化来分辨潮水大小 。
〖Three〗、判定是大潮小潮的方法:时间不同,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赶海,而小潮多在阴历上弦和下弦赶海。大潮:天文大潮 ,是指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时期(即朔和望时)之潮。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,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,即农历的初初三和十十八日左右 。
〖Four〗 、大潮小潮的时间简易计算方式:由于海水的涨潮退潮是受到月球引力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地理现象,因此涨潮退潮是有规律可循 ,15天轮回一次,因此,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.8小时。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 ,简易的潮水时间计算方式为:比较高潮时间=农历×0.8,最低潮时间=比较高潮时间加减6小时。
〖Five〗、每月两次大潮两次小潮 。大潮是日地月出于同条直线上时,就是每月的农历初一 ,二或者是农历十五十六。小潮湿三者成一个直角时,就是每月农历初七八,或是农历224 每天是两次涨两次落。早上有一次涨落晚上也有一次(水的上涨叫潮 。
〖Six〗、农历每月初一或十五的时候 ,地球和月亮、太阳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,日 、月引力之和使海水涨落的幅度较大,叫大潮。农历初八和二十三的时候 ,地球、月亮、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差不多成了直角形,月亮的引力要被太阳的引力抵消一部分,所以海水涨落的幅度比较小,叫小潮。
怎么知道大潮还是小潮水
可以根据潮汐时刻表以及观察潮水变化来分辨潮水大小 。大潮时 ,阴历朔(初一前后)望(十五前后)涨潮比较高,落潮最低。小潮时,阴历上弦(初初九)和下弦(廿廿三)出现最低高潮位和比较高落潮位。另外 ,也可以通过观察海岸线变化来分辨潮水大小。
判定是大潮小潮的方法:时间不同,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赶海,而小潮多在阴历上弦和下弦赶海 。大潮:天文大潮 ,是指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时期(即朔和望时)之潮。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,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,即农历的初初三和十十八日左右。
高潮和低潮的时间间隔:潮汐表中会列出每个高潮和低潮的时间 。观察时间间隔 ,如果相邻的两个高潮或低潮之间的时间较短(通常为6小时或更短),则可能是小潮。如果间隔时间较长(通常为1两小时或更长),则可能是大潮。 高潮和低潮的高度差:每个潮汐的高度差也在潮汐表中给出 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